標簽:方法

匹配正確率提升187.9%!華中科技大學CGCL實驗室用自監督學習助力膠囊內窺鏡圖像拼接,「天眼」里也可看腸胃健康

作者:陸楓 編輯:十九,李寶珠 華中科技大學陸楓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、中南民族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、香港理工大學、悉尼大學,提出了一種自監督的、基于片...
閱讀原文

10秒創造一個世界!吳佳俊團隊新作實時交互式3D世界生成,比現有技術快100倍

WonderWold團隊 投稿量子位 | 公眾號 QbitAI斯坦福吳佳俊團隊與MIT攜手打造的最新研究成果,讓我們離實時生成開放世界游戲又近了一大步。?? 從單一圖像出發,...
閱讀原文

西湖大學提出 「 AI 科學家」 Nova,效果相比 SOTA 提升 2.5 倍

科學家看著生成結果,不敢相信這是AI整出來的東西。還記得今年夏天讓眾多科研工作者“瑟瑟發抖”的 AI scientist 嗎? 彼時的它,作為一個由谷歌Transformer 論...
閱讀原文

自動駕駛不怵惡劣天氣,西電&上海AI Lab多模態融合檢測端到端算法來了 | NeurlPS Oral

E2E-MFD團隊 投稿量子位 | 公眾號 QbitAI惡劣天氣下,自動駕駛汽車也能準確識別周圍物體了?! 西安電子科大、上海AI Lab等提出多模態融合檢測算法E2E-MFD,...
閱讀原文

西湖大學發布 「 AI 科學家」 Nova,效果相比 SOTA 提升 2.5 倍

科學家看著生成結果,不敢相信這是AI整出來的東西。作者丨鄭佳美 編輯丨馬曉寧 還記得今年夏天讓眾多科研工作者“瑟瑟發抖”的 AI scientist 嗎? 彼時的它,作...
閱讀原文

OpenAI o1技術初探3:如何讓模型擁有自我糾錯的能力

在這個系列之前的文章中: 我們探索了o1(可能基于test-time scaling law)做的基本框架。 以及框架中的一塊積木(靠純inference優化來增強邏輯推理能力,我...
閱讀原文

NeurIPS 2024 | 標簽噪聲下圖神經網絡有了首個綜合基準庫,還開源

AIxiv專欄是機器之心發布學術、技術內容的欄目。過去數年,機器之心AIxiv專欄接收報道了2000多篇內容,覆蓋全球各大高校與企業的頂級實驗室,有效促進了學術...
閱讀原文

低內存占用也能實現滿血訓練?!北理北大港中文MMLab推出Fira訓練框架

Fira團隊 投稿量子位 | 公眾號 QbitAI內存占用小,訓練表現也要好……大模型訓練成功實現二者兼得。 來自北理、北大和港中文MMLab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滿足低秩...
閱讀原文

大模型二次開發技術選型思路

導讀作者為StormBlafe 原文來自知乎,地址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708059967 本文只做學術/技術分享,如有侵權,聯系刪文。01開發方法分類1、領域知...
閱讀原文

對統計學“又愛又怕”,到底如何學統計?

不少學生抱怨統計學太難學,也有人提到,學生期間學了很多年統計,但是一遇到實際問題,始終無法入手,不知道該怎么分析。很多人曾問我:到底應該怎么學統計...
閱讀原文

AI解決132年數學難題!Transformer成功尋找新的李雅普諾夫函數,三體問題相關

夢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| 公眾號 QbitAI訓練Transformer,用來解決132年的數學世紀難題! 如何判斷一個動力系統(如三體問題)是否穩定?Meta和巴黎理工學院...
閱讀原文

一文看懂LLM推理,UCL汪軍教授解讀OpenAI ο1的相關方法

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OpenAI 最近發布的 o1 系列模型堪稱邁向強人工智能的一次飛躍,其強大的推理能力為我們描繪出了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的未來圖景。...
閱讀原文

2024年大模型Alignment偏好優化技術:從PPO, SPO到MCTS-DPO

文章轉載自公眾號:極市平臺,本文只做學術/技術分享,如有侵權,聯系刪文。 導讀本文討論了2024年大模型Alignment偏好優化技術的發展,包括從PPO、SPO到MCTS...
閱讀原文

OpenAI o1 技術初探1:整體框架,利用Test-Time Scaling Law提升邏輯推理能力

前段日子OpenAI推出的o1模型,以其提升顯著的邏輯推理能力,引發了人們對它背后訓練方法的熱烈討論。關于o1的介紹和輸出結果demo,這里就不再贅述,大家可以...
閱讀原文

Google DeepMind推出DemoStart自主強化學習方法 利用少量示范樣本實現復雜操作任務

來源:機器人大講堂 一直以來,研究人員都在試圖開發出能夠在現實環境中安全、高效地執行復雜任務(如多指手操作)的機器人技能。傳統的機器人學習方法往往需...
閱讀原文
1234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