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GC動態歡迎閱讀
原標題:專訪生成式AI之父Schmidhuber:錯失圖靈獎之后|甲子光年
關鍵字:人工智能,甲子,神經網絡,騰訊,報告
文章來源:甲子光年
內容字數:0字
內容摘要:
如同陽光,或許偶被云遮,但終將光芒萬丈。作者|田思奇??
編輯|王博
在上海的酷暑之中,「甲子光年」見到了從歐洲遠道而來的Jürgen Schmidhuber(于爾根·施密德胡伯)。
這位61歲的德國人是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(WAIC)科學前沿主論壇的重磅嘉賓,他也被稱為“生成式人工智能之父”。
在數年研究的基礎之上,Schmidhuber與他的學生Sepp Hochreiter等人于1997年發表了有關長短期記憶(LSTM)的架構和訓練算法,成為20世紀被引用最多的人工智能論文。這種類型的RNN(循環神經網絡)廣泛用于科技巨頭的自然語言處理、語音識別、視頻游戲等應用,包括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以及谷歌的翻譯。因此,LSTM曾在ChatGPT誕生前被稱為“最具商業價值的人工智能成就”。
但Schmidhuber更想讓大家了解的,是可以類比物理學“奇跡之年”(1905年)的1990-1991年。據他描述,在那期間,他通過引入GAN(生成對抗網絡)、非規范化線性Transformer和自監督預訓練原理,奠定了“生成式人工智能”的基礎。這對ChatGPT中的“G”“P”和“T”都產生
原文鏈接:專訪生成式AI之父Schmidhuber:錯失圖靈獎之后|甲子光年
聯系作者
文章來源:甲子光年
作者微信:
作者簡介:
? 版權聲明
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,未經允許請勿轉載。
相關文章
暫無評論...